-
理工类院系
-
-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金融数学
-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
- 化学学院 化学 应用化学
- 物理学院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测控技术与仪器
-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
-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生物医学工程
-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(国际化班)
-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 机械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
-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交通工程
-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
- 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冶金工程
- 建筑学院 建筑学 城乡规划 风景园林
- 管理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 物流管理 工业工程 电子商务
-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 生物信息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
- 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工程力学
- 生态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
-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类 遥感科学与技术
-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
-
人文类院系
-
- 商学院 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工商管理
- 旅游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市场营销
-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政治
- 法学院 法学 知识产权
-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
-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 广告学 广播电视学 网络与新媒体
- 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英语 俄语 日语 德语
-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
- 教育学院 教育学 应用心理学
- 哲学学院 哲学
- 历史学院 历史学 考古学 世界史 人文科学试验班
- 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学 档案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
- 体育学院(校本部)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
-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(含声乐、器乐) 音乐学 舞蹈学(含艺术舞蹈、国标舞)
- 美术学院 绘画(含国画、油画) 雕塑 视觉传达设计
- 书法学院 书法学
- 医学类院系
- 综合院系中心
汉语言文学专业采用德行、专业素养和博雅通识并重的教育模式,力求使学生扎实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,拥有自觉获取和运用知识的能力,具备敏锐的批判思维,对中国文化特别是中原文化全面了解。培养其成为品格高尚、综合素质过硬、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中国语言文化的传承者、研究者和推广者;以及能在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化、宣传、管理、创作、文秘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创新型人才。
一、培养要求
汉语言文学专业主要学习中国文学、外国文学、汉语言文字和汉语国际教育等方面的知识和理论,接受中国文学、外国文学、文学理论、汉语言文字学、语言学等有关理论、发展历史、研究现状等方面的系统教育和业务能力的基本训练,能够对语言和文艺现象做出严谨和深入的分析。
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修养和业务实践能力。有以下具体培养要求:
1. 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,了解我国关于语言文字以及文学艺术的方针、政策和法规。
2. 掌握专业的基础知识以及文秘、历史、哲学、艺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,了解本学科的前沿成就和发展趋势。
3.拥有较高的文学、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以及较强的文学写作能力,具有较强的从事语言文字工作的实际能力。
4.能够掌握文献检索、资料查询的相关方法和技能,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的能力;
5.汉语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,还应具有相应的外语和计算机水平。
二、主干课程
语言学概论、古代汉语、现代汉语、文学概论、中国古代文学史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、中国古代文论、外国文学史等。
三、师资力量
文学院现有教职工108人,其中专任教师90人,教师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,省特聘教授1人,校特聘教授10人,教授12人,副教授30人,讲师27人,90%以上的教师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,师资力量雄厚,结构合理,有10位博士生导师,70位硕士生导师。
四、就业目标
中国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初次就业率大致稳定在85%左右,就业方向大多为各类学校、事业单位、国有企业等。根据近四年数据(2016-2019),本专业考研率(含保研)大概稳定在35%左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