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理工类院系
-
- 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 金融数学
- 网络空间安全学院 信息安全 物联网工程
- 化学学院 化学 应用化学
- 物理学院 物理学 应用物理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测控技术与仪器
-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 通信工程
- 电气工程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生物医学工程
-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材料化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(国际化班)
- 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工业设计 机械工程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能源与动力工程
-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交通工程
- 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水利水电工程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
- 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 制药工程 冶金工程
- 建筑学院 建筑学 城乡规划 风景园林
- 管理工程学院 工程管理 物流管理 工业工程 电子商务
- 生命科学学院 生物工程 生物技术 生物信息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
- 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 安全工程 工程力学
- 生态与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 环境科学
- 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 地理信息科学类 遥感科学与技术
- 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软件工程
-
人文类院系
-
- 商学院 经济学 经济统计学 金融学 国际经济与贸易 会计学 财务管理 工商管理
- 旅游管理学院 旅游管理 酒店管理 市场营销
-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 公共事业管理 社会工作 人力资源管理 国际政治
- 法学院 法学 知识产权
-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 汉语国际教育
- 新闻与传播学院 新闻学 广告学 广播电视学 网络与新媒体
- 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 英语 俄语 日语 德语
- 马克思主义学院 思想政治教育 马克思主义理论
- 教育学院 教育学 应用心理学
- 哲学学院 哲学
- 历史学院 历史学 考古学 世界史 人文科学试验班
- 信息管理学院 图书馆学 档案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
- 体育学院(校本部) 体育教育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
- 音乐学院 音乐表演(含声乐、器乐) 音乐学 舞蹈学(含艺术舞蹈、国标舞)
- 美术学院 绘画(含国画、油画) 雕塑 视觉传达设计
- 书法学院 书法学
- 医学类院系
- 综合院系中心
材料科学与工程(国际化班)
专业简介:国际化班以“新能源材料与器件”为专业方向,该方向围绕锂电、太阳能、氢能等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发展需求而设立;是以能量存储与转换机理研究、新材料研发、器件和系统应用等工程技术为特色的新工科方向。培养具有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主体,融合物理、化学相关学科知识背景的复合型人才。
师资队伍:该专业方向依托宝马bm555线路检测高层次留学归国人才团队开展理论和实践教学。共有专职教师22人,其中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等外籍专家4人、河南省特聘教授1人、博士生导师6人,教授6人,副教授4人,留学归国博士12人。担任SCI、EI等国际期刊编委以上近10人次。
课程与平台:主干课程有材料科学基础、半导体物理与器件、新能源材料、电化学、化学电源、薄膜材料与技术等,部分主干课程实施双语和英语教学。实践教学依托国家级科研平台“低碳环保材料智能设计国际联合研究中心(2015,科技部)和河南省低碳环境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平台。
培养模式:以光电、储能两条线索,形成“双螺旋”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知识体系。实行小班制,一届招生不超过三十人;大三开始实行导师制,与导师一起独立承担“材料-器件-系统”一贯渐进制实践课题,毕业提交作品或论文。近两年,在“互联网+”、“挑战杯”和“节能减排”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多项突破。本科生发表SCI论文处于各个学科前列。
国际化特色:依托高层次留学归国博士教学团队和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,采用国际一流大学同步教材,使得本科生具有国际化的知识结构和国际同步创新素质教育。
就业与深造:新能源方向是国家大力发展的高新技术领域,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缺口较大,就业领域面向新能源汽车、人工智能、高端装备、电力电网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。由于采用与国际接轨的知识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,毕业生进入国外一流大学深造认可度高。
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(科技部,2015)
国家特聘专家、原英国博尔顿大学理工-体育学部主任
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RaviSilva教授(中)在给青年教师指导工作
外籍专家与中方教师一起参实践教学
联系人:胡俊华,15138663091,hujh@zzu.edu.cn